第一篇:学习李振华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振华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李振华老师是沂源县实验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而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对李振华老师的先进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我听了李老师的现场报告,参观了“李振华事迹图片展”,每一次看李老师的事迹,我的心灵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
1953年,一个冬日的晨曦下,博山通往沂源的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双手提着行李的小伙子冒雪艰难地行走着。他就是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援教的南京师大学生李振华。5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公路,也不通汽车,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雪打湿了他的鞋袜、裤管,他就用捡来的草绳包起双脚。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晚上10点,精疲力尽的李振华终于在黑暗中敲开了沂源县文教科的大门。“你就留在县城驻地的南麻完小吧。”教育科长对李振华说。“不,还是让我到全县最偏远落后的地方去吧!”教育科长哪里知道,这已是李振华第三次提出这样的要求。第一次是山东省教育厅准备将李振华分到条件较好的潍坊,而他坚决要求到了沂蒙老区;来到当时的临沂地区,他又从地图上指着全地区最为偏远,山头最多的沂源县要求说,“我要去这里。”就这样,李振华从南京一下子就来到了千里之外沂蒙老区最为偏僻闭塞的穷山沟韩旺。此后的半个世纪,他再也未陪南京的父母过一个大年夜。第一天上课,教室里一下围来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而破庙外也围满了观看的人。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却引来了阵阵笑声和议论。李振华的心像针扎似的,他在苦闷中走出了校门。一位乡亲拿着石头在烟熏的墙上记工分,出整天工,画整条杠,出半天工,画半条杠;眼前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他,刺痛了他。他想起自己来时的雄心壮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沂蒙老区的人民,为共和国的解放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作为新中国的大学生就不能牺牲点个人利益,为他们做点贡献吗?”他立即写信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练习普通话;看到学生头发长,没钱理发,他便自费买来理发工具学着为学生理发;为了给学生买学习用具,他从每月仅有的21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28种教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山越岭到孩子家里补课。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轰动了整个沂源。 这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对45名南京籍的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有37人因为承受不住艰苦的磨难而纷纷返回,惟有李振华一个人留在了山村小学。由于德才双馨,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时,李振华面前摆着两条可自由选择、有着天壤之别的路:一条是顺水推舟,到机关工作,跳出“苦海”,大展宏图;另一条是继续留在山沟里,在这片文化荒原上做一头默默无闻的拓荒牛。在人们疑惑、担心的目光中,李振华留下来了。德高身为范,润物细无声。李振华这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用毕生的爱给山区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同时也在希望的大山里铸就了一座令人仰视的丰碑。
在教学中,我要学习李老师的毅力和精神,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同行请教,虚心学习专业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进取。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专家请教,向同行请教,虚心学习专业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
第二篇:学习吕振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吕振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吕振华同志带领中捷产业园区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河北省引起强烈反响。吕振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为民造福的职业操守。(据6月5日《河北日报》)
为何各地掀起了学习吕振华的热潮,究其原因,从吕振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思想、做派,他勤学善思,大胆创新,亲民务实,勇于担当,而这些正是有些党员干部欠缺或者正在逐渐流失的宝贵精神。
当有的党员干部固步自封,墨守陈规而又不肯接受时代的洗礼时,我们意识到了学习吕振华的必要性。他的年龄没有封锁住他的思想,他“师夷长技以自强”,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联系当地实际,实现了园区开发与农民利益的“双赢”,将中捷经济实力推向全国农垦之首。
当有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而又不愿让自己成为人民公仆时,我们意识到了学习吕振华的紧迫性。“我们当干部的就是为了老百姓,就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这是吕振华对中捷人民的承诺。而随之而来的是10年的不懈奋斗,从根本上解决了5000余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建立重大医疗、重大灾害和贫困助学三位一体全覆盖式救助体系,他用自己的努力践行了“让百姓普遍生活在一个幸福层面上”的诺言。
当有的党员干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而又不愿真正为民服务时,我们意识到了学习吕振华的重要性。他对中捷的规划不只停留在口号和书面,而是将其落实在了行动上。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中捷从濒临绝境带向全省农垦之首,再到全国农垦之首,正是他的坚忍不拔、积极向上、埋头实干的共产党员精神,才成就了中捷如今的欣欣向荣。
当有的党员干部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而又不甘于手里那点权时,我们意识到了学习吕振华的长期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干部,我们首先要的就是清正廉洁,尽职尽责,这种品格在吕振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求贤若渴,不任人唯亲;他清廉正派,不贪污腐败;他爱岗敬业,不玩忽职守;他严于律己,不肆意而为。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精神风貌及灵魂。
学习吕振华,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学习吕振华,学习他冲破思想枷锁,敢于创新的意识;学习吕振华,学习他犹如荷花般洁身自好,严于律已的气质。相信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精神的带领下,河北省会涌现一个又一个的吕振华,在工作中尽显永不磨灭的激情与奉献,为建设经济强省而不懈奋斗!
(会飞的柳絮)
篇二:学习吕振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按照部领导安排,8月5日下午,组织科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了报告 ……此处隐藏4963个字……光伴随春秋的轮回,有的时候已经把我们变得面目全非。可就在大家都感慨人的转变而失去一些宝贵的精神之时,就在为生命的脆弱和可惜的无奈之时,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是如何追求物质上的拥有和精神的一些扭曲的虚荣。身为老师,面对孩子,面对国家给我的工资,我们更多的不满足和不屑一顾。就在这时候,我们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了一种形象,鲜活的存在我们身边。她-——李彩梅。
我从事工作已经近20年,在工作中,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鱼儿和水的关系来形象的比喻我和孩子。那就是:假如我是一条鱼,那么多年来陪伴在我身边的孩子就是我生活的水。鱼儿离不开水。我也就与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上天派给我的天使。即使,一些非常弱的孩子,我也在多为他们付出的同时,从来不抱怨,不泄愤,而是帮助他们成长,看到孩子进步,我心里如同拥有阳光一样温暖和幸福,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但跟李老师相比,我自叹不如。
李彩梅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灵,为我的思想方向导航。
第五篇:学习李曙光老师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学习李曙光老师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李曙光老师是山东省东平县高级中学生物教师,是近年来教育队伍中涌现出的一位师德楷模。他自2014年身患重症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恪守着“只要我还能站着,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只要我还能说话,我就要去上课”的职业责任,勤恳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通过认真学习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材料,我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他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无悔地把爱奉献给了学生,把生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使我深受感动。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李曙光老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李曙光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李曙光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艺术,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 1
师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备条件。李曙光老师用执著的信念和博大的爱心播撒着教育的火种。学习了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自己:
一、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成功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
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李曙光老师说:“只要我能站着,就要站在讲台上。”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李曙光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
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习李曙光老师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孙杨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李曙光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最后,我用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要用自己的激情,用自己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光亮文秘网 www.zghbxy.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