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

时间:2025-07-15 08:20:04
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此文共9623字]

第一篇: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

心系民族谋发展团结务实顺民意**是一个拥有201455人的热区农业县。全县共有21个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708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世居民族有汉族、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傣族。除汉族外,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傈僳族,其中彝族人口50442人,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71.2%。2014年3月,时任楚雄州水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调任中国共产党元谋县委书记,职级没有变,可工作性质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上任伊始,面对着元谋没有工业、烤烟和项目作为支撑的现实,他团结和带领县委一班人,通过对全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和农民生活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后,提出了“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的经济社会战略发展思路。三年来,在这一战略发展思路的实践和推动下,元谋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42元,三年累计净增长809元,跃居全州第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记虽然不是少数民族,但他始终致力于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县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在我县的13个乡镇中,有姜驿乡、江边乡、凉山乡、新华乡等4个少(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数民族聚居乡,另外的9个乡镇中还有数十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他刚到元谋的2014年,我县四个少数民族聚居乡(姜驿、江边、凉山、新华)的经济总收入5182.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8.75元,其中:姜驿乡849元、江边乡977元、凉山乡795元、新华乡454元,分别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019元、909元、1091元和1432元。三年来,他经过反复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召集有关部门开展考察论证,及时调整了山区产业结构,以坝区带山区,实施异地扶贫、科技扶贫,兴修水利,引进优良品种等,使四个少数民族聚居乡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14年,四个民族聚居乡经济总收入8001.13万元,较2014年增长2818.46万元,增长54.4%。农民人均纯收入1179.5元,较2014年增长53.4%。尤以江边乡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达到1607元,较2014年的977元增长630元,增长64.5%。***同志认为,一个地区的富裕不是看表象,而是要看根本,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老百姓特别是山区群众的饭桌,就可以知道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富裕了,是不是真的脱贫了。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带头这样真抓实干的。一、创新思路,发展民族经济元谋对于*书记来说并不陌生。他曾经于1992年参加州委派驻元谋的“社教”工作组,在元谋工作了一年。在州水电局工作期间经常到元谋调研指导工作,元谋农村的情况尤其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早已经深深的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到元谋工作后,他首先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姜驿乡、江边乡、凉山乡、新华乡进行调研,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家里访贫问计,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熟悉掌握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坚持按照开发性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集中力量,创新思路,组织实施了以重点扶持村、温饱示范村、移民搬迁工程、小额信贷为重点的扶贫项目,采取科技扶贫、县级单位挂钩结对扶贫等一系列的扶贫开发措施。支持县民族宗教局在平田乡新康村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引进元谋县果业协会在平田创办基地,对搬迁移民群众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广泛推广优质葡萄、石榴等种植技术,使搬迁移民熟悉掌握了一至二项科学种植技术,尽快实现温饱自给的异地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基本目标。2014年,为了切实改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在任书记的关心支持下,经积极争取,多方筹措,投资200多万元,对姜驿乡半箐村委会、新华乡新昌村委会、凉山乡冷水箐村委会、以及花同乡平安村委会、老城乡波享村委会实施重点扶持村建设项目;完成了483户安居工程和5个温饱示范村建设任务;新增了351户1555人的异地扶贫搬迁;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000万元;此外,任书记还带头并号召全县各级各部门实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目前县委已制定出台了县级部门挂点联系扶贫村委会制度,共有9个州级单位和73个县级部门分别与73个村委会的1062户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的生活就业问题,他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寻求对策,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三年来,共组织批人外出就业,通过外出务工,实现经济收入万元。为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任书记支持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寒窗助学”活动,并在捐款过程中率先垂范,带头捐款1200元,拉开了元谋县“寒窗助学”活动的序幕,活动开展三年来,每年收到捐款近80万元,使全县农村近1000名大、中、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使困难学生能够通过“寒窗助学”活动的开展顺利完成学业。 三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元谋的山山水水,访问了上百户农村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成为全县各族人民交口称赞的知民意、办民事、得民心的好书记。 二、加大投入,加快民族地区基础建设 在他看来,要做一个合格的县委书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要做到“知民意、办民事、用民官、得民心”,只有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知民所想、知民所盼,才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通过深入山区民族地区进行调研、分析,任书记找准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把老百姓关注的事情办好,任书记经常召集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积极进京、入省、到州寻求支持,协调争取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县乡公路建设和教育设施改造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自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其中:水利建设资金 万元,中央补助 万元,省级配套资金 万元,州级配套 万元,县级投入及群众自筹 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 万元,增长率达 %,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件。全县蓄水总量达到1.022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870亩,累计改善灌溉面积7.96万亩,配套续建沟渠108.2公里,解决了26468人、17874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公路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 万元,先后完成了老城乡老城公路尾段街道混泥土路面、元大公路元谋段的柏油路面改造及县城至凉山公路的弹石路面改造工程;教育方面累计投入 万元,对中小学特别是对山区中小学进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等。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全县农村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营造公正,大力培养选拔民族干部 首先,坚持推行“公开、民主、竞争、差额、票决”的方式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并在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中,注重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其次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考选调(录用)县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人员。再次是注重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一是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利用各级学校、夜校举办各种培训 ……此处隐藏4876个字……、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对广大干部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邓小平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讲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使广大干部、个体工商户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每年五月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坚持把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力争做到年年有新的内容,年年有新的办法,年年有新的成效。在教育月活动中,经常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欢晚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板报比赛、电视专题片展播等活动,并组成宣传队深入各村组进行民族政策宣传,为少数民族提供服务。今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镇广播电视站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即将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自办节目设置了《民族大团结》的专题、专栏节目,播放专题节目19期,宣传标语达40余条/次。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三是抓舆论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矗。

(二)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增进民族团结。老街内居住着汉、维、蒙、回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朝夕相处,休戚相关。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工作,老街的人们已经相互把对方当成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虽然他们民族不同、姓名不同,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相通的。在石河子老街,人和人之间的交易,大多数都是用口头的形式达成的。谁家想要什么东西,或者是想做什么事了,只要给大伙说一声,家家都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先拿走东西以后再结账,中间连个白条都没有,但老街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赖账的。周围的街坊邻居,一旦谁家的老人过世了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不用你专门出去通知,凡是听到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你家。像你的一个什么亲人一样,能干什么尽力去干点什么。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他们相互帮助,你家的事情就是我家的,而我家的事情,也同样是你家的。相互之间,不分彼此。

(三)、积极开展民心工程,增强凝聚力。

老街工商所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为汶川发生的地震灾害捐款,为沙湾县个体户贾秋兰捐物、增强了领导班子凝聚力,大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多年来,石河子老街工商所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老街干部群众互相支持,亲如一家,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保持了老街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促进了老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为我州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共谱民族团结之曲 共唱民族团结之歌

奇台县文化馆(古城艺术团)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多年以来,我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文体局的关怀指导下,坚定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各项民族政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对历史和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职工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不断增强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目前,在我馆各族干部紧密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动我馆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我馆现有职工40人,其中:汉族职工30人。维吾尔族职工5人,哈族职工2人,回族职工2人,塔塔尔族1人,党员3名,团员25名少数民族占全馆人数25%。在这样一个民族比例相对较高的单位里,馆领导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首先把各族职工的团结问题摆在重要日程,把民族团结看成是各项工作完成好坏的动力。

正是这样,我馆始终把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非常注意平时教育,狠抓近年来全疆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的学习,特别是中央7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5号文件下达后,立即组织职工反复的学习和讨论,积极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职工向先进典型学习,要像他们那样,热爱祖国,热

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新疆;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馆非常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各民族党员干部总是相互挨家挨户进行探望。由于党支部成员重视带头执行民族政策,以身作则,长此以往,“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人人讲民族团结,做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每当遇有民族干部的婚、丧、孩子割礼之事,需要出车出人帮忙的,馆领导均予安排,工作不忙时领导还亲自参加,送去组织上的关心和温暖怕是一百元的慰问品。特别使我馆各族干部高兴的是我馆通过邮局的礼仪服务,把每个干部职工的生日放在心上,使各族同志在繁忙工作中,能够度过温馨的生日。我馆在职员工艾合买提前几年在一次车祸中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在家休养,我局领导干部为他捐款几千元、并且逢年过节就去看望,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艾合买提的女儿努尔比亚2014年也考入了奇台县文化馆(古城艺术团),在她的工作和生活上馆领导都及时的给予帮助,比如她家住的远,冬天回晚了就没有公交车,馆领导特意关照让她提前半小时回家等等.....所有的一切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各族干部之间的互尊互爱,友好相处的各民族大团结局面,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单位领导不仅从生活上关心民族同志,更多地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入手,加大培训力度,几年来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相关专业、演出等形式,使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增强,业务水平有了很高的提升。为更好的宣

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馆业务人员积极创作和编排了大量有关民族团结的歌曲、舞蹈、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其中小品《一条丝巾》《一家人》、歌舞快板《民族团结谱新篇》《幸福家园》等节目在下基层演出中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我馆还充分利用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把民族团结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教育结合起来,同为各族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馆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座右铭——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奇台县文化馆(古城艺术团)2014年11月29日

《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此文共962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光亮文秘网 www.zghbxy.com 版权所有